周边城市 关注微信

湖北服装圈

科技与文化并重 服装企业探寻后疫情商机

[复制链接]

2022-4-30 11:08:51 981 0

野味仙女 发表于 2022-4-30 11:08:51 |阅读模式

野味仙女 楼主

2022-4-30 11:08:51

紧急转产调整经营战略,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营销,推进智能化可穿戴服饰的应用……纺织服装企业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时使出了“十八般武艺”。随着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纺织服装企业又开始思考如何抓住“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中国服装协会日前开展的产业方向与变革的调研显示,服装企业正在从多个角度把握今后产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  

非接触消费和“宅经济”是这次疫情期间提及最多的工作和消费方式,在此大背景下,服装产业的变革也非常明显。  

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爱珍表示,疫情过后,全民健康产业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健康、养生将是人们未来生活主题。对于服装行业而言,消费者会更关注健康的、功能性服装产品,因此会极大地催生健康服装产业、功能性服装产业以及民用防护用品等产品的爆发式增长。  

江苏爱格斯凯服装科技公司董事长徐凯认为,受疫情影响,人们会注重更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注重性价比。因此,企业要开创高性价比产品,注重单品类的品质,增强产品的文化属性,增强客户的黏性,同时做好在线化营运,线上线下完全融合,实现产品在线、服务在线、设计在线。  

在以产品为本的基础上,品牌宣传推广、新销售渠道布局、消费者服务体验提升等一系列“组合拳”是企业应该思考的话题。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李婕指出,我国服装品牌要借鉴国际品牌经验,努力了解新一代消费习惯和偏好,及时捕捉和布局适应新消费主义的新营销新渠道。比如在视频直播、KOL带货等销售形式出现并且获得年轻消费者喜爱之时,就加以重视、积极布局,才能使企业持续跟上时代,推动品牌的年轻化。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韩永生强调,企业要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和引领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建立假设验证型的商品管理体系。  

数字化技术赋能服装全产业链  

“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加速,已经成为企业和品牌必须要走的道路。”总裁张蕴蓝表示,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柔性生产、源头直采、无接触配送等需求在区块链和5G技术的加持下,将得到快速提升并落地。从渠道维度来看,疫情过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将发生较大变化,更多的客户体验将转移到线上进行,虚拟试衣及远程在线量体等应用借助AI和VR技术的发展将变为现实。  

疫情期间,以数字技术为纽带的数据智能应用拓展至供应链、制造、研发等环节,推动我国服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集体升级。“历经此疫,服装行业洗牌加快,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韩永生说道。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邱琼认为,传统产业要“上线”,互联网企业要“下线”。纺织服装企业应依托主要电商平台数字化赋能,打造出适合服装产业的,针对各产业环节、各业务场景的数字化云服务平台。企业要打通从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在内的整条产业链上的信息壁垒,培育面向全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数字化服务产业。  

“在大数据智能时代,服装将更加突出时尚科技感,并通过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实现服装产业的整体提升。”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朱伟明认为,产业的科技进步,主要包括服装材料创新和服装制造创新两个方面:一是新材料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会促进产品的高质量提升;二是高科技将渗透服装行业,部分智能机器将取代人工,5G、3D打印、激光数码裁剪、机器人、自动缝制将在服装行业逐步应用,促进服装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混合型转变。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教授赵卫国认为,在不久的未来,数字与智能的应用将决定品牌的成长与样貌,使品牌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更加具备了解顾客的“同理心”,也将决定着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亲和关系与忠诚度。  

品牌文化撬动产业振兴  

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服装的“必选”产品属性下降,可选属性正在加强。在其蔽体、保暖的基础功能上,服装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对追求个性、差异化的年轻一代消费者而言,服装成为其传达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  

“发自内心有灵魂的内容才会打动人,知行合一是服装产业文化很重要的践行。”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高敏表示,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有背后的价值观和主张。  

因为新生代消费者的崛起,服装文化与用户价值逐步成为主流。赵卫国认为,在新的需求关系驱动下,产业文化的年轻、自信、活力与朝气,形成了一股清流,建构了时尚文化的新趋势。传统、经典、复古、再造、嫁接、跨界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手段,构建出千禧虫、赛博朋克、蒸汽波等新现象新类别,为品牌的多元共存提供了不一样的选择。“文化自信、专属自我、自驱动下的品牌文化,正在年轻一代人群中释放出力量,将驱动未来的品牌文化认知共识,使其更具活力、更具生命力与更加多元,这将是产业振兴的一个文化层面的撬动支点。”  

“提升服装文化的内涵势在必行。”朱伟明提出了5点建议,一是构建区域的服装服饰博物馆,通过对本区域服装文化的提炼、继承和创新,将当地的时尚DNA融入到服装品牌中;二是发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通过现代设计师和现代科技手段跨界表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是构建中国特色的时尚文化体系,打造具有自身体系的时尚话语权和设计师评价体系;四是对各地时装(时尚)周进行区域化指导,根据区域的人文、经济、文化等特征进行策划;五是鼓励年轻设计师涌现,服装(时尚)产业需要推陈出新,而不是因循守旧,时尚产业的规律来源于后浪推前浪。  

来源:中投投资咨询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