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城市 关注微信

湖北服装圈

六成曾被抄袭 国内设计师品牌艰难原创路

[复制链接]

2022-5-1 17:31:00 163 0

星の光 发表于 2022-5-1 17:31:00 |阅读模式

星の光 楼主

2022-5-1 17:31:00

中国时尚产业知识产权大会近日发布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设计师品牌表示曾被抄袭过,有25%表示被假冒过。然而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多个品牌注意到,“原创设计”选择法律途径维权的少之又少,最后基本不了了之。  

中国商标协会在采访中表示,被抄袭的设计师品牌主要面临着不清楚维权部门以及需考量维权的成本和必要性的问题。“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时尚行业的知识产权问题还是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中华商标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沈春湘表示。  

   

侵权不断维权难  

通过在购物平台搜同款功能,一款衣服或者首饰往往能发现一大片的“同款”。但这些同款的背后却往往隐藏着设计师说不出口的无奈。  

设计师品牌PINHUI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们之前曾被其他商家直接用了PINHUI作品图片进行销售,但是他们并没有精力去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是因为消费者群体不同,作为设计师品牌更多的是和店对接,所以这类的侵权影响还不大,但如果是同类商家侵权,那影响就会很大了。  

首饰设计师品牌REGINA MYSTERY 的主理人表示,她的作品不仅被同行抄袭,还曾被顾客抄袭。作为尚未知名的设计师品牌,微信朋友圈也是他们的销售渠道,虽然曾多次警告抄袭者,但效果甚微。因为抄袭的人实在太多,而且稍加修改就很难定义是否抄袭,所以依靠法律手段很难解决,且作为小众品牌,他们的利润本身就不高,打官司维权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  

FROM THE WIND 赵雪媛表示,抄袭问题在设计圈挺严重的,对原创设计打击会很大,因为原创的研发周期都很长,成本非常高。所以他们第一个系列作品很少将设计图直接曝在网络中,然而还是无法完全避免抄袭问题,只能尽量不展示设计稿作品全貌、增加设计的难度和面料的独特性,从而增加抄袭者的成本和抄袭难度。“前几年有看到我获奖作品的图案,出现在某品牌其他产品上,但是它们品牌影响力也比较大,很难追究,而且他们是抄袭了作品中简单的一部分。所以之后,我们都有注重增加作品的难度和品牌核心符号,尽量对自己有个保护。” 赵雪媛说。  

知产保护观念待普及  

随着新锐设计师品牌队伍的不断壮大,在和多家原创品牌沟通的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其实各品牌对维权的需求是很强的,然而需求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却越来越在愈发变大。  

据中华商标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商标申请量为669.4万件,商标注册量为399.6万件。截至9月15日,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了2696.8万件,其中服装鞋帽类在各申请行业中位居第四,申请量在37.5万件。在上半年疫情影响之下,仍保持了增长,这体现了我国品牌保护意识的提升。2020年上半年,我国收到的中国申请人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3785件,同比增长30.6%。  

然而,维权的实际行动却并未跟上商标注册量的提升。中华商标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沈春湘在知识产权大会上公布了针对协会会员设计师品牌们在在知识产权需求方面的调研结果,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自己或者知道别人的作品,、图案设计被抄袭过,接近1/4受访者遭遇过商标假冒问题,但是多数在考虑维权的时候主要问题是不清楚维权的路径以及维权成本和必要性,相当多的数受访者最后的结论是决定不维权。  

此外,超过半数受访者是选择整体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计划,但是从他们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只有不到10%的对象制订过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1/4的对象计划在1-3年内完成自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60%左右受访者暂时没有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大多数受访者对知识产权总体策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知道的,但是不知道如何操作,有这个意识但缺少这方面的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的优先关注次序是著作权保护,、专利保护和品牌商标保护。但是,在调查他们实际进行申请注册的时候,91%的受访者有过申请和注册商标的行为,但只有1/3左右申请过专利,不到1/3申请过著作权,沈春湘表示,这反映出需求和实际之间的落差,未来在著作权和专利确权方面还需要做更多培训和普及工作。  

需从源头解决问题  

中华商标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沈春湘表示,针对实际调研的情况,根据行业实际的痛点,提出了开启在线登记及保护的网络平台服务、加强国际交流等六项决策。  

沈春湘称:“时尚行业更要强化‘上医治未病’的观念,不要等事情发展到不可救药的时候再去请名医律师解决,还要未雨绸缪进行布局,说起来容易,真正怎么做好总体布局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一个技术活。”  

平台以及互联网是现在新的发展趋势,很多行业都需要跟互联网相结合,对于知识产权从源头进行保护来讲,互联网+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让设计师品牌从一开始就获得保护,并愿意踏出维权的第一步,减少流程是关键。  

版权资深保护专家黄清华表示:“我们搭建了一个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在10月20日已经上线了。这个平台是一站式版权综合服务平台,会给用户提供存证,、登记,、监测,、取证,、法律维权服务等。之前传统意义上申请版权要去一趟版权保护中心或者去版权局做相应的版权申请代理业务,但是通过平台是不是能够更快捷,、更节省相应的资金,、时间。” 此外,该平台还引进了AI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区块链技术。  

FROM THE WIND 设计总监赵雪媛表示,专业协会的帮助对于保护设计师品牌知识产权问题是很重要的,她称:“我们最近几年的个人作品和品牌作品,尽量以获奖作品形式和媒体官方渠道发布,并寻求插画、平面等专业协会的帮助,所有作品都会陆续登记做完善的版权保护。”  

此外,平台方需要做的努力也不容忽视。阿里巴巴平台治理品牌合作总监、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旭明表示,阿里巴巴为保护品牌的知识产权,成立了打假团队,并将并数字化应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把沉淀下来的假货侵权特征通过算法,建立模型主动识别,一旦被模型抓住马上就下架。  

除了协会、行业方面的努力,消费者的观念也是值得关注的。“对于假货,有需求才有供给。” 常熟服装城集团有限公司称。一名时尚消费爱好者表示,对于淘宝“同款”并没有什么兴趣,既然是在买设计师品牌,那买的就是设计。如果设计不是原创那就没有意义了。然而这样尊重原创的意识,显然在抄袭现象频发的当下市场上,并不是主流的观念。  

开云集团总裁办与机构事务部负责人于剑表示:“我认为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和存在着和国外,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个时尚的行业,我们一定首先要保护设计师的创意,这是最宝贵的,如果说我们不保护设计师的创意,没有人去创意了,时尚就失去了源头,我们的时尚行业就没法再发展了。”  

来源: 北京商报 赵述评 林雨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